请回答2019¶
2019是我人生的第十九年,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。高中毕业,似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。
在那之前¶
2019是我中学时代的终点,也是我认真记录自己生活的起点。
在那之前,我似乎不是那么热衷于记下自己每一年做了什么。
大概有一部分原因是,我那时候还能记得住。现在我已经二十四岁了,啥也记不住。
我也不爱拍照,尤其是自拍,那似乎有点“娘们了”。
现在我的想法则完全不同,我乐意拍照。不论美丑,记录就好。
所以,凭借着模糊的记忆,和零零碎碎的几张照片。我来为你讲述我人生的前十八年。
幼年¶
在我上小学之前,爸妈似乎都还陪在我身边。我对我的幼儿园也还有那么点印象:
从大门进去,左手边是三间屋子,右手边是一片空地(或许有一些游乐设施,肯定有一个秋千)。三间屋子里中间那个是看电视的地方,我最爱的就是黑猫警长!右手边的屋子是写字的地方,我写的很差经常被骂。左手边屋子的记不清了,可能是看书的地方,我不是很爱看书。
这就是我对幼儿园仅存的记忆了。据我妈所说,那会儿我经常被丢在幼儿园很晚她才能来接我。所以,我仅存的记忆里压根没有爸妈的身影,可能他们来接我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吧。
另外,那时候我还特别容易生病。经常感冒发烧,就得去孙大夫的诊所打针吃药。其他的记不太清了,只记得屁股扎针很痛;诊所旁边有个小卖部可以买吃的;诊所柜台有个算盘,倒放放来可以滑很远。
小学¶
上小学的时候,爸妈都去外地打工了,我成为了留守儿童,好不快活。
完全没人管,放学了就出门疯、天黑了爷爷就喊回家吃饭。丢沙包、捡石子、飞卡牌、跳格子、跳绳,偶尔还去田间地头湖边搞个野炊、放个火。不能再野了。
爷爷奶奶肩负起了养育我的重担,不知道是家里真的太穷还是爷爷奶奶过的太节省。早上有豆奶喝、晚上有肉吃对我来说就是最幸福的日子。
奶奶家只有两间屋子,一间是放杂物的,一间是烧菜+吃饭+睡觉的大通间(我本来想说厨房+客厅+卧室,但这些洋气的名字和稻草土坯房子还是不太搭配)。进门正对的就是一个案台,供奉着不知哪位神灵,逢年过节也会点几柱香。右手边就是农村老土灶,左手边就是一个黄皮大柜子,柜子后是一张床。两间屋子摆成L形,中间还有片菜地、有块晒谷场。
现在这些都被夷为平地了,可惜一张照片也没留下
两间屋子自然不够我、我姐、我爷我奶四个人住。所以每天晚上,我和我爷爷都会走个几里路去我爸修的三合院住。第二天早上再回来吃饭,日复一日。至今我都忘不了爷爷打着手电领着我走在星空下的场景。唯一让我比较开心的是,三合院里有一个海信大彩电,可以每晚看电视!
在我的记忆里,我们家在三合院住的时间并不长。(据说)我爸很快就在我的哀求下又盖了一个楼房,我们就搬到了现在住的地方了。但我很喜欢三合院,进门有一个门房,再往里走是个院子。院子里永远种着果树,葡萄、柿子、桃子,还有向日葵、仙人掌之类的。院子左手边是一堵墙,对面是五爷的家。右手边是烧菜+吃饭+睡觉的大通间厢房,不过装修的比奶奶家好些。正对门房的是堂屋,依然是分了三间:一间睡觉,一间是放杂物,一间客厅。
同样的,三合院也被夷为了平地
我对学校的记忆倒是不太深刻了。只记得每天上下学路上和朋友们玩闹嬉戏,天真烂漫。偶尔下雨了,爷爷还会披着黑色雨衣、打着黄皮油纸伞来接我。带我去吃热腾腾的肉包子、或者是刚出炉的cháopái(俺也不知道学名叫什么)。
当然,作为留守儿童,我也逃不过成为了爱哭鬼。抱着座机电话,躲在被窝里给我妈哭着打电话是常态。
好在,稍微长大了之后,我就不再哭了。六年级,我就开始寄宿生活了。住在学校的宿舍,开始了有零花钱的日子,依旧好不快活。
那时候我在村小遇到了几位好老师。他们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,洋溢着青春活力。带我们看迪士尼电影、看宫崎骏,停电的晚自修带我们玩成语接龙、传词游戏。我至今记得当年我们班的合唱曲目《明天会更好》,李前前老师带我们一起排练手语。一切都很美好。
前两天我还路过了小学的门口:
不知道毕业照里的那排梧桐树还在不在。
中学¶
中学开始,爸妈就都回到了我身边。不能说是鸡娃,因为我基本还是寄宿在学校,他们压根也管不了我。无论如何,他们的陪伴意义非凡。
说来惭愧,也是这个时候我开始频繁地出入网吧。最开始是六年级的时候,去网吧玩洛克王国。后来初中那会儿去玩CF,没过多久迷恋上了LOL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周末几乎会在网吧待一整天。所幸没有太过影响我的学习,不至于翘课去上网。到了高中假期变少了,但依然是争分夺秒去网吧坐一会儿,现在有了自己的电脑却没当年那么开心了。
对于初中的第一第二年我的印象不太深了,初三倒是还记得一些。32班的一些人我大概永远都不会忘。
那会儿的班主任总说,我到了高中会如鱼得水。果然他早就看出了我在理科方面的天赋。
现在想来,整个初中最难忘事的应该是我去北京玩了一趟。
这是我第一次出门旅行,虽然全程跟团。但也给懵懂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可惜当时我拍的照片全都丢了,不然应该有很多有意思的镜头。
到了高中,生活就更单调了,乏善可陈。致远的高中完全是军事化管理(或叫衡水模式),每天都很高压。到了高三假期就更少了,隔一周才有一天的假期。
不过我们私底下偷摸着玩玩手机、看看小书、谈谈恋爱也算是比较平衡的状态。
2019 上¶
高中的最后几个月过的很紧凑,但我现在无论如何也回想不起来那时候的心情了
- 辛苦的一月:试卷试卷做不完的试卷
- 短暂的二月:胡计昶过生日、过年第一次看哔哩哔哩拜年祭、回到学校参加一模、在追just because
- 模糊的三月:月底三模
- 做梦的四月:清华领军计划、复旦和南大的专项计划
- 冲刺的五月:最后的三模、最后一次回家、在追辉夜大小姐、毕业照
- 紧张的六月:高考、南大资格考试、查高考成绩
其中最值得一题的就是四月,算是改变我命运的专项计划。忘记是谁最先开始准备的了,大概是LJQ。大家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了,努力地整理材料、写自述。现在看来自招就是高中版本的保研。只不过我们手里的筹码太少了,数竞我拿了省二,物竞只有省三。
然而命运弄人,LJQ算是半个上海人,所以他最想去的学校就是复旦。而我啥也不懂,压根没听过这学校。也跟着他顺便报了名(因为复旦的材料很简单)。没想到,最后我去了上海,他却去了成都。
另外,高考完我去南京考试。小白还陪我一起去玩了一天,也是非常开心的!
爱你哦,小白:
2019 下¶
- 恋爱了,但已经成为过去式。懒得写了🐶
- 考上大学了,但好像已经写过了。不再写了😭
感觉2019年度总结写的很全,我这里就在放点照片吧!
可乐过期了:
运气不错:
进山咯:
...
二次元集会:
2019的最后几天,在看白箱!
创建日期: 2024-08-09 01:07:48